气候无国界——COP26“碳”热点
发布时间:2022-03-01浏览:

摘要

COP26是《巴黎协定》实施生效以来的首次联合国气候大会,10月31日正式拉开帷幕,由于分歧严重“拖堂”一天,于北京时间11月14日凌晨3时50分,COP26主席阿洛克·夏尔马敲下木槌,正式宣告全球197个国家达成了这项旨在加强气候行动的重要协议,即《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会议上达成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一致达成逐步减少煤炭使用的目标,110个国家承诺在2030年之前停止砍伐森林等。


碳”路热点

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与会各国同意逐步减少使用煤炭、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援助,并在2022年底提出更高的减排目标。

中美联合发表宣言,明确双方将在气候变化领域加强合作。

中国、美国、巴西等110个国家承诺在2030年之前停止和扭转砍伐森林行为。

197个缔约方均提出了NDC(国家自主贡献),且84%的国家提高了NDC目标。


中方“碳”路热点

中美联合宣言

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双方计划在5方面开展合作:

21世纪20年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法规框架与环境标准;

将清洁能源转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推动终端用户行业脱碳和电气化的鼓励性政策;

循环经济相关关键领域,如绿色设计和可再生资源利用;部署和应用技术,如碳捕集、利用、封存和直接空气捕集。


承诺到2030年停止毁林

括中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等国在内的超过130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同签署《格拉斯哥森林和土地使用领导人宣言》,承诺到2030年停止导致森林损失以及土地退化的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宣布加入《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签署的国家至少覆盖了地球85%的森林面积。《宣言》中,各国领导人承诺加强共同努力,保护森林和其他陆地生态系统,加快其恢复,并在国际和国内促进可持续贸易和发展政策。


达成一致逐步减少煤炭使用

印度代表提出把有关削减煤炭能源的措辞由“逐步淘汰”(phase out)改为“逐步减少”(phase down)。原因是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然非常依赖煤炭能源。《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最终采取了“逐步减少”一词来取代“逐步淘汰”。关于焦点问题煤炭火力发电,虽然表述在最后阶段从“逐步废除”减弱为“逐步削减”,但也写明朝着削减“加速努力”。COP共识文件中加入限制煤炭的措词极其罕见。


《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发布


由中国央行、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起的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期间召开。IPSF年会,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减缓气候变化》。《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目前版本覆盖了包括能源、制造、建筑、交通、固废和林业六大领域的主要经济活动。《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融合了中欧各自目录的特点和优势,对推动中欧绿色投融资合作、引导跨境气候投融资活动、降低跨境交易的绿色认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市场主体可在自愿基础上采用《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在国际市场发行和交易绿色金融产品。


隆基发布首份气候行动白皮书

隆基以在线方式在中国企业馆面向全球发布隆基首份气候行动白皮书,首次提出了减排目标:即以2020年为基准,2030年运营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下降60%,在2030年采购的每吨硅料、每瓦电池片和每吨玻璃的碳排放强度相比2020年下降20%。


金钥匙·低碳行动走进格拉斯哥

《金钥匙塑造中国企业低碳行动领导力报告》在COP26中国企业馆正式发布,报告收录了两年来金钥匙活动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企业案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危机中的担当与行动力,受到专家和与会者的肯定和激励。


COP26主要热点争议

争议一:渐行渐远的1.5度/2度?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相较上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承诺(NDC),各国上报的更新版NDC等承诺,仅在原先预测的2030年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基础上减少了7.5%。该报告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7℃。BBC援引能源转型委员会(ETC)的数据称,《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使得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由此前预计的52.4Gt(十亿吨)降至41.9Gt。但是,如果要实现控温1.5℃的目标,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降至26.6Gt,这意味着《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距离控温1.5℃目标仍有很大差距。由于按照各国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很难把气温升幅控制在1.5度,文件提出“视需要,将要求到2022年底前重新探讨并加强2030年的减排目标”。


争议二:发达国家能否兑现气候援助承诺?


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未能兑现2009年在联合国做出的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的承诺。然而,复杂的气候变化为气候援助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联合国的一项研究,到2030年,除了作物欠收或与气候相关的灾害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之外。仅在气候适应方面,脆弱国家每年就需要高达3000亿美元的资金。



争议三:《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实施细则能否完成谈判?

《巴黎协定》第六条主要解决如何通过市场及非市场机制,帮助各国实施其在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但各国在如何避免减排指标的双重计算、为适应行动提供资金支持等关键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争议四:推行CBAM难度几何?

欧盟委员会正在就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在启动立法程序,但遭到了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对。碳边境税对世界各国广泛适用,例如欧盟CBAM除了会影响我国,也会影响俄罗斯、土耳其等对欧盟大量出口钢铁等相关产品的国家。如果我国相关行业广泛采取低碳转型措施,同类产品所包含的碳排放小于其余对欧盟出口国家,则将相对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